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的突破和商业化前景。可控核聚变被视为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如能量奇点设计的洪荒70装置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EAST装置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文章还提到了全球核聚变投资增加,预计2031-2035年可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以及市场空间和产业链的相关情况。最后,文章介绍了可控核聚变概念股的市场表现和估值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不断取得突破。
近年来,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能量奇点设计的洪荒70装置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EAST装置创造新的世界纪录等。
关键观点2: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前景可期。
可控核聚变具有燃料丰富、清洁、安全性高等优点,全球核聚变投资增加,预计2031-2035年可实现商业化。
关键观点3: 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链实力不断提升。
我国相关科研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核聚变技术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主要由上游材料、中游超导磁体等组成部分,A股市场涉及可控核聚变产业的上市公司不到40家。
关键观点4: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的市场表现和估值情况。
截至1月27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股今年以来平均上涨2.13%,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应流股份等6股累计涨幅超10%。估值水平方面,部分股票的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市净率低于2倍。
文章预览
近年来,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不断取得突破。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前景可期 核聚变能具有燃料丰富、清洁、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等突出优点,被视为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 可控核聚变是可控的、能够持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目标是实现安全、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被称为“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仍在技术攻克过程中,主要的约束方式有惯性约束(通过高能激光或粒子束将燃料加热并压缩成等离子体)和磁约束(托卡马克、仿星器、反向场箍缩及磁镜等)。 自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以来,我国相关科研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核聚变技术已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到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不断取得突破。 2024年6月,位于上海的聚变能源商业公司能量奇点宣布,由能量奇点设计、研发和建造的洪荒70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