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芯智讯
“芯智讯”——有料的科技新媒体!专注于半导体产业链、智能手机产业链、人工智能、AR/VR、智能硬件及汽车电子等相关领域。
今天看啥  ›  专栏  ›  芯智讯

中科院研发出新型“热发射极”晶体管:功耗降低、性能提升!

芯智讯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4-08-16 11:25
    

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发明了一种新型热载流子生成机制,构建了具有降低功耗和负电阻功能的晶体管,该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新型晶体管由石墨烯/锗肖特基结组成,实现了低于1 mV/dec的亚阈值摆幅,并表现出负微分电阻,具有多值逻辑计算的应用潜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型热载流子生成机制

通过使用石墨烯等材料,发明了一种新型热载流子生成机制,该机制有助于设计集成度更高、功能更丰富的集成电路。

关键观点2: 新型晶体管的构成与特点

新型晶体管由两个耦合的“石墨烯/锗”肖特基结组成。它实现了低于1 mV/dec的亚阈值摆幅,突破了传统晶体管的玻尔兹曼极限。此外,该晶体管在室温下表现出峰谷电流比超过100的负微分电阻。

关键观点3: 新型晶体管的应用前景

该工作开辟了晶体管器件研究的新领域,为热载流子晶体管家族增添了新成员。新型晶体管有望在未来低功耗、多功能集成电路中广泛应用。


文章预览

8月15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通过使用石墨烯等材料,发明了一种“受激发射”新型热载流子生成机制,并构建了“热发射极”晶体管,得到了一种既可以降低功耗又具有“负电阻”功能的晶体管,有望用于设计集成度更高、功能更丰富的集成电路。该研究成果于8月1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众所周知,晶体管是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正如水龙头的阀门可以调节水流的大小,晶体管也能够调控由电子或空穴等载流子形成电流的大小。在通常情况下,载流子与周围环境处于热平衡状态,称为“稳态”;但通过电场加速等方法,可以提升载流子的能量,使其成为“热载流子”。如果能够有效操控这种高能的热载流子,并提高其浓度,将有望进一步提升晶体管的速度和功能。 据了解,此次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