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海洋所宋金明团队在《通讯-地球与环境》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南大洋碳汇强度被高估。研究团队使用集成学习前反馈神经网络技术,发现南大洋表层海水pCO 2 观测数据季节不均衡是导致碳汇强度被高估的主要原因。经过校正后,南大洋碳汇强度被重新评估,结果显示低于先前报道的值,更接近全球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和全球碳收支计划中的相关强度。该研究为其他海域准确评估碳汇强度提供了解决范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南大洋碳汇强度被高估的原因
研究发现南大洋表层海水pCO 2 观测数据的季节不均衡是导致机器学习方法构建格点数据时碳汇强度被高估的主要原因。
关键观点2: 南大洋碳汇强度的重新评估
宋金明团队使用集成学习前反馈神经网络进行冬季校正后,重新评估了近30年来南大洋的碳汇强度,结果显示低于先前报道的值。
关键观点3: 研究的重要性
该研究揭示了观测数据季节分布不均衡导致机器学习方法高估南大洋碳汇强度的现象,对准确评估南大洋碳汇强度和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预览
近日,海洋所宋金明团队在Nature旗下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提示了南大洋碳汇强度因观测数据季节分布不均衡而被高估,南大洋碳汇强度没有先前报道的那么高。 海洋持续吸收大气CO 2 减缓了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气候变化也会过来影响海洋和大气间的CO 2 交换过程,评估全球海洋碳汇强度是了解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和碳循环响应的关键环节。南大洋在全球海洋碳汇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百年来吸收的人类活动排放CO 2 约占全球海洋吸收总量的40%。然而,目前基于有限观测数据基础上的机器学习构建的CO 2 分压(pCO 2 )格点数据得到的南大洋碳汇强度普通比全球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的更高。这种差异妨碍了对南大洋碳汇强度和南大洋在全球海洋碳汇中重要性的认识,但至今没有确定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