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我的复旦生涯中,最大的奇迹就是在懵懂无知的年代,意外地、幸运地遇到一些三言两语、举手投足就能告诉你什么是风骨的人,让我无论在什么样的际遇中,总是提醒自己,我应该活成什么样子。 配图 | 《不止不休 》剧照 前 言 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青年而言,是理想主义的黄金时代。 1986年酷热的8月,邱兵从 重庆朝天门码头坐船,去上海的复旦大学新闻系读书。因为弄错了码头,他不得不 丢下送别的外婆和妈妈,背着一个巨大的蛇皮袋,沿着布满 鹅卵石的河滩狂奔,仿佛年 幼的大卫·科波菲尔午夜逃出伦敦奔向新的人生一样。 奔跑中,他身后传来母亲的呼喊: “兵娃儿,慢一点,来得及! ” 邱兵转过头大声回应她: “妈,你放心吧,我会当个好记者。 ” 后来的邱兵,从未忘记自己在酷暑中发出的呐喊,2003年,他创办《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