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关注孩子大脑发展对学习和教育的影响,从薛贵教授的角度探讨如何通过脑科学理解孩子的学习问题。文章提到教育内卷和游戏、短视频对孩子大脑的不利变化,以及通过特定训练提升认知能力的方法。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创新拔尖人才评价和选拔方式的问题,以及体育锻炼和正念冥想对大脑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孩子大脑的变化
今天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认知能力产生了挑战。薛贵教授提到孩子的大脑知识储备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形成有机知识体系的过程。随着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总量的增加,认知能力的作用也在加强。
关键观点2: 学习后劲不足的原因
学习后劲不足与大脑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单纯的知识补习并不能真正解决认知能力的问题,而需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来提升工作记忆、注意力等认知能力。
关键观点3: 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
选拔创新拔尖人才的标准不应仅看考试成绩,而应注重孩子的综合能力和潜能。基于脑科学的研究,评估手段也在逐渐改革,包括任务式的游戏化测评等。同时,每个孩子的大脑认知能力存在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目标和选拔标准应多元化。
关键观点4: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对大脑认知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每天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能有效促进大脑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提升记忆力。此外,正念冥想也是一种塑造孩子大脑的的非传统方式。
文章预览
看点 鸡娃和内卷的大环境下,为什么,有的孩子在抢跑中赢得先机,却后劲不足?那些随着课业难度加大,慢慢显示出优势的孩子,究竟是什么原因?下文中,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薛贵,启发我们从脑科学角度,看待孩子的学习和教育问题。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周滢滢 编丨Jennifer 刚开学,就有不少家长担心,孩子会不会在新学期掉队,尤其是那些升入高年级、面临学业强度陡增的家庭; 还有一些父母会发现,哪怕从小开始补课,金钱和时间都没少花,为什么孩子并没有出现“黑马逆袭”,反而越来越力不从心?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那些耐鸡的娃,或者天生学霸,究竟是抽中了什么基因彩票? 外滩君专访了 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