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烟台的二本学生,在大学四年里,通过阅读和写作,面对内心的迷茫和伤害,试图重新自我认识。他们的成果最终得以出版,是一本名叫《班史》的书,记录了班级的日常生活和每个人的成长。班主任黄修志通过推荐阅读、写作和举办活动,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并在毕业后成为不同领域的普通人。文章还描述了学生们对考研、实习和未来的不同态度和选择,以及毕业后他们面对社会的不同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二本学生的挑战和成长
二本学生面临学历歧视和就业压力,通过阅读和写作寻找自我,最终出版《班史》。
关键观点2: 班主任黄修志的教育实践
黄修志通过推荐阅读、写作和举办活动,帮助学生重新自我认识,并让他们在社会中成为普通人。
关键观点3: 学生的不同选择和未来
学生们面临考研、实习和未来的不同选择,毕业后在社会中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文章预览
作者 刘美粒 编辑 荆欣雨 来源 公众号“谷雨实验室-腾讯新闻” 腾讯新闻内容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你或许已经在无数场合看过,或听说过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二本学生”这个群体也在近几年被广泛关注——关于他们并没有在高考教育中成为优胜者的失落,他们所背负这个标签在就业市场中所遭受的歧视。他们的成长困惑和生存压力,其实也映射到当下每一个曾在东亚教育中长大的孩子。 今天,我们想向你介绍一群来自烟台的二本学生,大学四年,在一位老师的带领下,他们通过阅读和写作,试图重新看见自己,面对内心的纠缠与迷茫,以对抗曾经受到的伤害。 他们记录的成果最终得以出版,是一本名叫《班史》的书,他们每个人都是1801班的司马迁和班固,但写成的,是自己的个人史。当毕业来临,一些东西已经永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