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理想国imaginist

“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

理想国imaginist  · 公众号  · 文学  · 2024-10-18 13: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关于《色,戒》及其相关内容的讨论。文章从边缘性作品在当时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出发,探讨了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观念以及作品内涵。文中详细分析了两种对战争的不同体验方式和审美方式,以及与小说形式问题的内在联系。同时,文章还提到了边缘性作家的实验与突破,以及他们在小说形式上的创新。最后,文章强调了40年代小说的总体格局中雅俗小说的相互渗透与接近,以及部分作家坚持现代小说异质性、先锋姿态的现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边缘性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文章从边缘性作品在当时社会的地位出发,探讨了这些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力。这些作品虽然不被主流所重视,但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关键观点2: 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观念与作品内涵

文章分析了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观念,以及作家们在战争背景下的创作思路。通过对一些具体作品的解析,展示了这些作品对战争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关键观点3: 两种对战争的不同体验方式和审美方式

文章讨论了关于战争的两种不同体验方式和审美方式,以及这两种方式与小说形式的内在联系。作者通过对不同作家的创作实践的探讨,展示了他们在观察和体验战争方面的不同立场和角度。

关键观点4: 边缘性作家的实验与突破

文章介绍了边缘性作家在小说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这些作家通过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式和手法,挑战了传统的小说模式,展示了他们在小说创作方面的独特风格和思想。

关键观点5: 40年代小说的总体格局中的雅俗小说与先锋姿态

文章强调了雅俗小说在40年代小说总体格局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部分作家能够自觉拒绝通俗小说的影响,坚持现代小说的异质性,展现先锋姿态。


文章预览

《色,戒》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好像比前几年更依赖琐细而恒久的日常了。日常里的风露、食性和一点点温情,越来越紧地被我们攀住。 因为变动之际,一切都变得“靠不住”,宏大的叙事渐渐失去了它的魅力。 早在20世纪40年代,一些在当时处于“边缘位置”的文学作品,就已经在书写那些大时代下算不得英雄的小人物。 1995年秋,钱理群先生在给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开设的“40年代小说研读”的讨论课上,就选择了这些在当时仍未被发掘的篇目。若干年后,它们几乎都已经成为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时间证明了其历久弥新的价值。 那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课堂,是师生之间一次平等自由的思想交流,钱理群先生担任领读者,学生们才是课堂的主讲人。 这场“对话与漫游”,被收录进了《现代小说十家新读》之中。 我们选取了最后钱理群先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