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医补血注意事项及常用补血药膳,包括补血先健脾胃、补血兼补气、补血兼补肾、补血中药多样化和日常饮食营养的重要性。文章由云浮市中医院陈智文中医师撰写。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补血先健脾胃
中医强调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虚弱会导致食物营养吸收不好和补血效果不佳。因此,补血需要先健脾胃,通过中药如白术、山药等以及药膳来调理。
关键观点2: 补血兼补气和补肾
中医理论中的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补血时要兼顾补气。同时,肾为先天之本,精血互相转化,补血也要兼顾补肾。相应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熟地黄等。
关键观点3: 补血中药多样化
具有补血功能的中药不仅限于阿胶,还有当归、何首乌等。单用阿胶补血效果可能不够理想,需要多种中药结合使用。
关键观点4: 日常饮食的重要性
保持均衡饮食营养是维持良好气血的关键。人体内有造血机器,食物是造血的原料,而补血药只是辅助。不要只依赖药物而忽视饮食的重要性。
文章预览
经络通畅 身心无恙 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阿胶都吃了十几盒了,都没见效果;喝了很多补血保健品、喝了很多中药怎么还是血虚?今天,云浮市中医院陈智文中医师给大家讲一讲中医补血注意事项及常用补血药膳。 01 · 补血先健脾胃 中医讲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一方面导致食物营养吸收不好而发生血虚证,另一方面不能受纳补血之品导致补血效果不好。所以补血先健脾胃,把生血的机器修理好、保养好。 健脾中药如白术、山药、芡实、大枣、陈皮等,健胃中药如神曲、麦芽、谷芽、鸡内金、鸡矢藤等。 药膳举例: 山药粥、白术猪肚粥、党参山药猪胰汤、陈皮牛肉、党参煮土豆。 02 · 补血兼补气 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中医理论气为化生血液的原料,所以气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