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国内市占率第一的服务机器人公司擎朗智能的创业历程、出海战略及面对的挑战。公司通过创始人李通的带领,从初创时期的工程师思维逐渐转变为商人思维,注重商业化并成功拿到多轮融资。面对国内竞争压力,公司选择出海战略,并在海外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面对韩国政府的补贴政策,公司采取多种策略应对,并通过开拓更多场景、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文章还提到了AI细分行业的其他公司和创业者的情况,反映了AI产业的共识与非共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擎朗智能的创业历程和出海战略
擎朗智能是国内市占率第一的服务机器人公司,创始人李通通过工程师思维逐渐转变为商人思维,注重商业化。面对国内竞争压力,公司选择出海战略,成功在海外市场上取得显著成绩。
关键观点2: 擎朗智能在海外市场的挑战和应对
擎朗智能在海外市场上遇到了各种挑战,包括客户信任度问题、价格战、代理商竞争等。公司通过提升客户信任度、开拓更多场景、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应对挑战,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关键观点3: 韩国政府的补贴政策对擎朗智能的影响
韩国政府推出补贴政策保护本地企业,但擎朗智能通过适应市场需求、开拓更多场景等方式应对挑战,成功在海外市场取得市场份额。
文章预览
虎嗅注:本文为虎嗅 《AI星火》系列 第06篇稿件,《AI星火》系列聚焦AI细分行业的头部公司,通过记录AI创业者的故事,折射出他们对AI产业的共识与非共识。今天的主人公,拿过中东土豪和孙正义的投资,创立了国内市占率第一的服务机器人公司,还在国外杀出一条血路,成功让韩国政府破防。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王欣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王者制造》 “中国服务机器人快把海外当地公司都卷死了——美国竞争对手卖身了,韩国的三星放弃了这条业务线,为了保护本国厂商,韩国政府出台了只针对本国厂商的补贴政策。” 面对虎嗅,擎朗智能CEO李通这样描述中国服务机器人的出海战绩。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跟几个外国经销商social后,他骑着共享单车,手上拿着奖项,出现在我面前。这样的松弛感也打破了我对于机器人公司CEO的固有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