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飞机起飞的相关原理和操作技术,包括起飞原理、起飞性能计算、起飞操作技术等。强调了在计算和选择起飞性能数据时,需要完整理解起飞性能和受限因素,以及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起飞原理
飞机的起飞是升力克服重力的过程,升力取决于速度和迎角/姿态的配合。离地姿态和速度的直接相关,离地姿态的理解对于飞机起飞至关重要。
关键观点2: 起飞性能计算
在起飞性能计算上,需要考虑到多种受限因素,如结构重量、跑道条件、障碍物、轮胎速度、刹车能量等。起飞的V1/VR/V2速度是各限制因素平衡的结果。TOGA对应性能的极限,指的是以最快的加速度到达适用的起飞速度,以最大的迎角/姿态离地。
关键观点3: 起飞操作技术
起飞的SOP分为四个步骤,包括起始抬轮、调整抬轮率、判断离地、跟指引。判断抬轮率和飞机离地的关键在于观察和感知飞机的高度变化和机头的抬升率,而不是通过仪表来判断。CEO和NEO的抬轮差异在于对飞机姿态的控制方式。
文章预览
首先,请大家想想,我们在计算和选择起飞性能数据的时候,单纯认为剩余跑道余度(STOP margin)越大就是越安全,这种想法对不对? 答案是,对与不对都是相对的,如果没有对起飞性能和受限因素有完整的理解,我们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下面从起飞原理、操作技术层面谈谈笔者对"起飞"的认识。 一、起飞原理 1、飞机气动离地的理解 飞机是飞起来的,不是拽起来的。 习惯成自然,我们固定的程序动作,“VR-抬轮”,让不少人误以为到了"VR"一拉杆飞机就一定会开始离地。 从根本上讲,飞机的起飞是升力克服重力的过程,而升力取决于速度和迎角/姿态的配合。所以,在没有达到足够的升力前,单纯的侧杆向后移动不能带来飞机离地。 相同的重量所需要的升力一致,但我们可选择的起飞速度/灵活温度却是多样的,原理就在用不同的速度匹配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