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开源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系列讨论展开,介绍了开放源代码倡议组织(OSI)针对开源AI制定定义和标准的工作,包括与大型科技公司如谷歌、Meta等的合作与争议。文章还探讨了开源AI定义中的一些关键议题,如训练数据是否应纳入开源标准,以及为何一些模型厂商在假装开源时存在的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开放源代码倡议组织(OSI)为适应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源问题而开展工作,旨在制定开源AI的定义和标准。
OSI邀请了大型科技公司和专家来共同协商制定AI开源定义,发布了首个暂行版本,但引发社区内的广泛讨论和争议。其中关于训练数据是否应公开成为争议焦点之一。
关键观点2: 开源AI的定义在行业内引发广泛讨论,存在不同声音。
一些专家认为OSI的定义过于宽松,可能导致原有开源定义的贬值;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定义过于严格或不适应AI的特殊性。同时,行业内的“开放清洗”现象也被揭示,一些公司利用开源概念进行欺骗性营销。
关键观点3: 微软Edge团队尝试减少对JavaScript的依赖,采用Web组件替代React。
与此同时,行业内其他动态包括微软Edge团队采用Web组件以减少对JavaScript的依赖。此外,字节跳动海外招聘人数增长迅速,一家AI创企遭遇困境等也值得关注。
文章预览
整理|核子可乐、冬梅 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源问题一直存在,其中最大的争议点是到底什么样的人工智能可以称之为“开源”。开放源代码倡议(OSI)作为业内公认的开源仲裁机构,二十五年来一直负责管理开放源代码定义 (OSD)。在过去两三年中,OSI 致力于为开源 AI 制定定义和标准,以构建可供任何人用于研究、修改和共享的 AI 系统。 因此,开放源代码倡议(OSI)邀请了 70 人组成的团队,包括研究人员、律师、政策制定者和活动家,以及 Meta、谷歌和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公司的代表,来共同协商制定 AI 开源定义。他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数月的意见收集和“路演”以期收到更多元、更全面的关于 AI 开源定义的反馈,最终,OSI 于 10 月 2 日首次发布了开源 AI 定义的暂行版本 1.0。 OSI 执行董事 Maffulli 表示,定义仍处于试用阶段:“这是 1.0 版本,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