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子诊断技术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诊疗方法革新中的意义,以及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和苏州市立医院与华大基因研究团队合作开展的一项关于DMD基因拷贝数变异产前母体携带者筛查的研究。该研究利用大队列无创产前检测数据,开发出一种新的DMD基因CNVs产前筛查策略,并揭示了DMD基因CNVs在人群中的携带率及常见致病性/可能致病性CNVs类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诊断挑战和分子诊断的重要性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是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肉系统疾病,过去主要依赖病史、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和肌肉活检等进行诊断,漏检率和误诊率都比较高。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通过检测DMD基因变异已成为国内外指南推荐的首选诊断方法。DMD基因是人类目前已知最大的基因,突变率高且类型多样,给疾病筛查与诊断带来了极大挑战。
关键观点2: 研究背景及目的
该研究旨在通过收集大量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样本,对DMD基因拷贝数变异进行深入研究,揭示DMD基因CNVs在人群中的携带率及常见致病性/可能致病性CNVs类型,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观点3: 研究方法
该研究收集了从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和苏州市立医院的135047份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DMD基因拷贝数变异进行重分析验证。利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进行验证,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ClinGen技术标准确定CNV的致病性,并通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进一步确认致病性/可能致病性CNVs。
关键观点4: 研究结果
研究团队使用自主研发的检测方法,对所有母体外显子CNVs的阳性预测值为72.32%。在具有DMD真阳性外显子CNVs的样本中,发现了33种不同的母源DMD基因CNVs,其中一些与DMD表型相关。此外,研究还发现携带致病性/可能致病性CNVs妇女的后代中,约有40%从母亲那里遗传了母体DMD真阳性外显子CNVs。这些结果揭示了DMD基因致病性/可能致病性CNVs在中国人群的携带率及相关信息空白。
关键观点5: 研究意义与影响
该研究开发出一种基于大队列无创产前检测数据的DMD基因CNVs产前筛查新策略,对母体CNV检测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此外,该研究为全球DMD/BMD筛查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范围,推动DMD基因变异的早期检测和管理,提高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文章预览
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对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诊疗方法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是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肉系统疾病,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腓肠肌假性肥大和血清肌酸激酶增高。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包括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和贝氏肌营养不良症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MD),两者均是由位于染色体Xp21.2区的DMD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 该病主要累及男性,女性多为无明显症状的携带者。 DMD在活产男婴中的发病率约为1/3500,患者多在3-5岁发病,起病隐袭,表现为走路延迟、步态异常、经常跌倒和上楼困难等,病情随着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加重,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最终可能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BMD患者相较于DMD患者病情稍温和,起病较晚,进展慢,但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