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金雯在《情感时代》中从情感视角出发,阐述现代小说在十八世纪兴起的过程,并分析了该时代的作家作品。她探讨了情感与十八世纪社会变革、文学发展的关系,并指出情感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积极因素。书中分析了如理查逊、菲尔丁、斯特恩等作家的作品,揭示了他们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之处。金雯认为,情感不仅影响了文学创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政治和经济背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情感与十八世纪社会变革的关系
金雯认为,情感在十八世纪被重新发现和定义,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积极因素,与西方现代文学的诞生过程——尤其是媒介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崛起——之间存在关联。
关键观点2: 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金雯分析了十八世纪作家如理查逊、菲尔丁、斯特恩等人的作品,展示了他们在情感表达上的多样性和深度。
关键观点3: 情感与十八世纪社会背景
金雯探讨了情感与当时社会的文化、政治和经济背景之间的关系,指出情感不仅是文学创作的驱动力,也反映了社会变革的深层机制。
关键观点4: 女性作家在情感文学中的贡献
金雯特别提到了女性作家如安·拉德克利夫在哥特小说中的贡献,她们的作品不仅延续了哥特传统,还展现了女性视角和情感教育的功能,体现了女性作家在情感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关键观点5: 情感与十八世纪文学的社会功能
金雯认为,情感在十八世纪文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作为创作的动力,也作为社会教化和道德判断的基础。文学作品通过情感表达,对公众进行道德教化和情感引导,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维护。
文章预览
金雯 (章静绘) 华 东师范大学教授任金雯在其新著《情感时代》中,从情感视角出发,阐释现代小说在十八世纪兴起的过程。在接受《上海书评》专访时,她谈到了为何以理性自我标榜的“启蒙时代”能够被定义为“情感时代”,并结合时代背景,对理查逊、伊丽莎白·海伍德、菲尔丁、斯特恩、沃尔普尔、安·拉德克利夫等十八世纪的作家作品做出了精彩分析。 《情感时代》 金雯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440页,95.00元 ━━━ ━ 采访︱ 郑诗亮 在《情感时代》的弁言和第一编中,您着重论述了人类情感被重新发现和定义的历程,并将我们耳熟能详的以理性自我标榜的十八世纪这个“启蒙时代”定义为“情感时代”。这个时代的来临,与西方现代文学的诞生过程——尤其是媒介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崛起——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 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