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历史与秩序

余华:要不要喝酒

历史与秩序  · 公众号  · 历史 文学  · 2024-12-03 20: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讲述了作者的儿子将可乐误认为是酒的故事,并分析了东汉至晋代关于孝与忠的伦理观念变迁。东汉的选举制度以乡闾清议为基础,注重儒家的道德标准。晋代以后,随着门阀制度的确立,孝道在社会上的地位逐渐超过了忠节,成为士大夫安身立命的途径。唐代一统帝国专制君主的威权建立后,忠君之义再次受到重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儿子将可乐误认为酒

作者的儿子在刚会说话时将可乐误认为是酒,并在品尝后表现出喜爱和打嗝的乐趣。

关键观点2: 东汉至晋代伦理观念变迁

东汉注重乡闾清议和儒家道德,晋代以后孝道成为士大夫安身立命的途径,忠君之义逐渐减弱。

关键观点3: 唐代忠君之义重新受到重视

唐代一统帝国专制君主的威权建立后,忠君之义再次受到重视,伦理观念上出现了新旧变迁。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