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的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的立项名单,包括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获资助的情况。文章详细描述了三个学校中获资助的博士研究生的基本信息、研究方向和成果,以及他们获得资助的项目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获资助情况
东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陈康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他主要从事毫米波大规模MIMO的波束成形设计研究,已在多个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得两项最佳论文奖。他作为第一作者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关键观点2: 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获资助情况
吉林大学的博士生郭思源申报的项目《强化学习驱动的大语言模型智能体进化机制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项目资助。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语言模型智能体和强化学习,已在CCF-A类会议或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关键观点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获资助情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潘应浩申报的“可再生能源配额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下电力企业效率与生产优化研究”项目成功获批。该项目将研究在碳配额和可再生能源配额的双重约束下,如何帮助电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决策。
文章预览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了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 立项名单。 东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等校的博士研究生获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于 2023年首次试点设立 ,该项目采用“推荐+评审”的模式实施,通过博士生个人申请、学校遴选推荐、基金委组织通讯评审、会议评审等多个环节,层层选拔,优中选优,最终确定资助项目( 每项30万 )。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多媒体技术研究所博士生陈康建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 陈康建同学本科来自南京理工大学,免试攻读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进入戚晨皓教授课题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毫米波大规模MIMO的波束成形设计。硕士毕业去某研究所工作一年后,回到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