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大力如山

券商众生相:表面金融精英,实则搬砖民工

大力如山  · 公众号  · 社会 金融  · 2025-02-04 10:2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券商行业的六个方面的现状,包括经纪业务、研究所、资管部门、营业部、自营盘、合规部和高管层的真实写照,以及整体行业的表面与实际的差异,并最后给出总结。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经纪业务存在虚假宣传和服务缩水问题。

虽然券商口号响亮,但实际效果差,如APP卡顿,客服电话难接通,佣金不断降低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关键观点2: 研究所的研报存在夸张和误导投资者的情况。

研报中的预测与实际差距大,存在误导投资者的情况,分析师在朋友圈和现实中的表现差异大。

关键观点3: 资管部门的产品存在虚假宣传和坑人现象。

产品名称玄乎,实际持仓差,收益率全靠PPT美化,管理人扣费严重。

关键观点4: 营业部营销手段存在欺骗性。

为了吸引客户,赠送礼品,但销售的产品存在风险,客户经理的行为缺乏诚信。

关键观点5: 自营盘存在豪赌和逃避风控的问题。

拿着公司资金豪赌,赚钱时夸大自己,亏钱时怪外部环境,缺乏真正的风控措施。

关键观点6: 合规部面临的形式是既需要保护公司也需要背锅。

在出现问题时,合规部需要迅速甩出责任,但在日常工作中主要是为业务部门擦屁股。

关键观点7: 高管层存在演技和战略不实的问题。

年薪千万的高管需要演技,战略制定变成脱口秀,员工努力但领导只追求时髦词汇。

关键观点8: 总结券商行业的真实情况。

券商行业表面看似谈几个亿的生意,实际上全员戏精在线飙演技,投资人以为买的是专业服务,其实买的是“金融魔术”。


文章预览

1. 经纪业务:佣金战打到骨折,服务缩水到脚踝 某些券商口号喊得震天响,“智能投顾”“千人千面”,实际APP卡得像诺基亚,客服电话永远排队到“下辈子”。佣金一降再降,最后连打印交割单都收费,韭菜还没回本,先被手续费榨干。 2. 研究所:研报写的比小说魔幻,打脸速度比闪电侠快 “千亿市值指日可待!”——指日可待的结果是腰斩再腰斩;“强烈推荐”翻译成人话就是“老乡别跑”。首席分析师们白天在朋友圈当股神,深夜在酒吧哭诉“都是领导逼我吹的”。 3. 资管部门:产品名越玄乎,坑越深 “量子波动对冲增强型FOF”,听着像诺奖级创新,打开持仓一看全是自家发的烂债。收益率全靠PPT曲线美化,投资人赎回时才发现,收益没见着,管理费倒是扣得比高利贷还狠。 4. 营业部:开户送油送米,就差送终 大爷大妈冲着一桶油开了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