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表示,中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一批可推广的经验。然而,进一步推动全面、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建设仍面临七大共性问题需要解决。文章介绍了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发展历程、现状、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一批推广经验。
中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已经通过验收,达到中级智能化水平。高可靠融合通信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观点2: 煤矿智能化建设面临技术难题和挑战。
在煤矿智能化高质量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时,仍存在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如智能矿山数字化生态的培育、薄煤层智能化高效开采等。此外,智能矿山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硬件轻软件、重系统轻数据等。
关键观点3: 煤矿智能化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国法认为,新一轮煤矿智能化变革是新时代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构建矿山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要素的数字化生态,形成模块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智能化系统模式。
文章预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国法日前表示,当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但若要进一步推动全面、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建设,仍有七大共性问题需要解决。 从最初的炮采到后来的普通机械化开采、综合机械化开采,再到如今的智能化开采,历经几十年的迭代发展,我国煤炭开采方式正加快迎来新一轮变革。 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按下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快进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国法日前表示,当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但若要进一步推动全面、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建设,仍有七大共性问题需要解决。 智能化建设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