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双一流”高校扩招,上名校更容易了?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3-27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多所“双一流”高校扩招的情况,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增加本科招生名额,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将扩大优质本科教育供给。文章还提到扩招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领域,并分析了扩招背后的逻辑以及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主动调整。同时,文章也关注了文科在扩招中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科技创新”与“文科价值”间寻求平衡的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双一流高校扩招

多所“双一流”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宣布扩招本科生,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领域。

关键观点2: 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

扩招决策既受政策引导,也受高校自身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制约。

关键观点3: 学科调整与人才培养模式变化

高校扩招背后的逻辑与学科专业设置改革一致,即淘汰老旧学科,增设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学科专业。专业调整也意味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

关键观点4: 文科的影响与平衡

扩招偏重于理工农医,对文科产生影响。高校需在“科技创新”与“文科价值”间寻求平衡,保持一定文科学科布局,适当提高交叉学科中的文科比重。


文章预览

本科招生的变化不仅影响高考录取格局 也映射出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考报名人数连续多年上升后,今年“双一流”高校迎来新一轮扩招。 3月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宣布,今年各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也将扩招本科生,增幅在100至500人不等。 事实上,近年来本科生扩招规模持续扩大,但今年的力度尤为显著。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将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扩大优质本科教育供给,进一步增加“双一流”高校的招生规模,在去年扩招1.6万人的基础上,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此次扩招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领域。多位受访专家认为,这是高校在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上的主动调整。有分析认为,作为连接基础教育、科研与产业的关键环节,本科招生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