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罐头食品的定义、保存原理、保质期长的原因、营养情况,以及罐头食品的加工过程。文章旨在纠正人们对罐头食品的误解,并让人们了解罐头食品的真实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罐头食品的定义和保存原理
罐头食品是以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禽肉、水产动物等为原料,经预处理、装罐、密封、加热杀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无菌罐装食品。其保存原理是基于良好的容器密封性能与合适的热力杀菌,以实现长时间保存。
关键观点2: 罐头食品的保质期和防腐剂问题
罐头食品之所以能够长期保存,主要依赖于真空密封和严格杀菌。罐头的制作主要为六个步骤,包括原料预处理、装罐和预封、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大部分罐头食品均不可添加防腐剂。
关键观点3: 罐头食品的营养情况
罐头食品在储运过程中的营养流失要小于新鲜食物。罐头的加热温度一般在120℃左右,这个温度不会破坏大部分营养物质。只有一些不耐热的维生素会在高温下被破坏、流失。国内外研究已经表明,罐头食品的现代加工方法采用瞬时高温技术,其营养价值优于其他加工方法。
文章预览
每日“蝌”普 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 提到罐头食品,我们总是在享受着它的美味时也充满担心,很多小伙伴都认为它“不新鲜”“没有营养”“不安全,不健康”“保质期那么长,是因为大量添加防腐剂”。这些其实都是人们对罐头食品的误解,我们一起来认识真实的罐头食品。 0 1 什么是罐头食品?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罐头食品》(GB 7098-2015)中的定义, 罐头食品是指以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禽肉、水产动物等为原料,经预处理、装罐、密封、加热杀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无菌罐装食品。 罐头食品的保存原理是基于良好的容器密封性能与合适的热力杀菌,在尽可能保证营养不被破坏的同时杀灭了产品自身带有的微生物,同时密封使得外界微生物无法进入产品内部,从而实现长时间保存。 一般来说,罐头食品保存期视品种、包装材料和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