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别人当明星成全了自己的生活,而张靓颖当明星更像是一场逃亡和寻求解脱,她的工作不是用来成全生活,而是变成了生活,她孤注一掷的工作,是因为她的生活除了唱歌之外的区域苍茫一片无处可逃,从童年到现在。
张靓颖的完美其实是一种迈克尔杰克逊式的悲惨,来自于她童年父爱的严重缺失,但是不会有人认为这是问题,毕竟观众欣赏到了歌声,母亲得到了一个有钱的女儿,而一个人内心的空洞只是她个人的事儿而已,与那些生产力下的生产关系们无关,观众和母亲都是生产关系而已,没有必要去关心那些与生产力不相干的因素。
张靓颖曾经在节目上说她喜欢唱歌,喜欢观众的掌声,她没有钱的概念,对花钱不感兴趣,出门也不喜欢带钱。当然她的生活除了常年用唱歌换掌声之外,也没别的内容和爱好了。掌声对于生活乐趣上一无所有的人而言,不是享受而是救赎。张靓颖误以为她在享受,其实她只是在找童年就失去的爱和安全感。对一个人真正的爱好,其实并不需要常年连续不断的掌声,否则,那他需要的就不是享受做这件事情本身的乐趣,而是想通过这件事情去赢得别人的掌声。历史上很多出色的人往往来自于有缺失的家庭,因为对“被爱”体验的空白,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水涨船高难以控制,从最初父母欠下的那点爱与认可演变成恨不得需要全世界的爱与认可才能填补幼年的心灵巨坑。他们长大后,要求自己必须优秀,完美,努力,勤奋,牺牲再多生活务必事业成功,因为:掌声不能停。
一个人依赖于外界的掌声,比依赖金钱更悲惨,掌声是一种精神鸦片,当它响起时若能让你兴奋高潮,那它停下亦可令你窒息。对精神鸦片猛烈需求的背后是内心对于“爱”的高度丧失。我们看到的成功是一个人功名利禄的拥有,我们看不到的是一个人内心的爱的空洞,我们评价一个人都只是依据他对于我们的社会功用,而无所谓他的内心感受。但一个人看得见的社会功用,是由他看不到的内心需求做驱动的。
富足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根本不需要更谈不上缺少,一个人拥有一大箱鸦片,不能说明他富有,只能说明他生命多了一种巨大的牵制。什么叫鸦片呢,就是你精神上依赖于外界大众,你的命门在别人手里,你不能自给自足。尤其是沉溺于吸食外界精神鸦片的过程,而遗弃残废了自己的本身的生活。
作为一个人真正的富有是关起门来还能津津有味儿,而不是一旦世界安静便如灭顶之灾。几十年前有个台湾演员因为年纪大了不能再拍戏,虽然经济上很富裕,但还是选择沉湖自杀,死前他曾跟李敖说,他实在受不了没有掌声的日子。
如果你有一个儿子你希望他是迈克尔杰克逊吗,他的童年满是伤痕和残缺,终其一生的梦想是开个儿童游乐园跟孩子们在一起;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希望她是张靓颖吗,终其一生渴望而不可得的父爱,最终投射在择偶上,生活上几乎成了张爱玲对衣食住行麻木不仁,出个门都快回不了家。如果可以选,你是要做天下第一的欧阳锋,还是武功半吊子的黄蓉。但欧阳锋只是一台优秀的机器,黄蓉才是鲜活的人间精品啊。
一个人,若失去了对自身生活的滋味儿,那他一切的世俗成就都将无处安身,因为他本末倒置了,干活儿用力过猛,最后忘了为什么干活儿,于是只剩下干活儿了。记住,有一天,你努力到连钱都不能使你开心满足,那你的生活其实已经病入膏肓了,可世人还在为你鼓掌。
人们都喜欢做爱,但并不需要掌声和报酬,因为做爱本身就是奖励。突然想起十几年前的一句台词“工作吧,像不需要薪水那样;跳舞吧,像不需要观众那样。”还记得某次奥运会结束后,欧洲评价我国的金牌冠军,说他们只是机械的训练,不享受比赛,也不觉得运动快乐,失去了奥运的意义。就像西方电影里一个大人对弹钢琴的孩子说的那样“你弹得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内心的感受。”这可能会是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未来五十年之内都不能领悟的意识。
一个废寝忘食的优等生,比翘课恋爱的差生,更可耻,因为首先他辜负了造物主赋予他的“人”的属性。在做一个优秀的人之前,先做做一个“人”,再谈是否优秀。外界关心的只是你的物化功能,而真正陪伴你的是你的内心感受。外界常常赞美你,常常想拥有你,但是却不愿意成为你,他们虽然羡慕你的物化硬件,却嫌弃你寡淡麻木的灵魂。高晓松可以说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了,他真的除了灵魂,已经没有什么好让别人稀罕的了,当然他也不需要别人稀罕,他活的随意,顺其自然,一切就地取材,他能自圆。
人生是一片寂静森林,所有的热闹都来自于你内心的声音,别人的喧嚣都是假的。作为人而非机器,你有七情六欲各种癖好你不完美你会沮丧会偷懒;你做爱不需要掌声,挑配偶先看颜值;你可以不是一个刻苦的人,但是请务必是一个拥有鲜活灵魂的人,因为这是一个人的本质,一个活人的本质。
——作者:梭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