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因微软全球战略调整而遭受裁员,涉及员工众多,赔偿方案为N+1补偿并有机会转岗海外,但就业机会有限。微软近年来在中国业务的收缩,不仅表现在裁员和关闭门店上,还涉及到研发团队的迁移和客服体系的瘫痪。文章分析了微软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和跨国企业在华布局的调整,同时关注了个体在时代转折下的命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微软全球战略调整导致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裁员。
微创软件因微软战略调整遭受重大裁员,上海和无锡成为重灾区。
关键观点2: 数据安全法案成为裁员导火索。
美国拜登政府签署的《EO 14117法案》以“防止敏感数据流向受关注国家”为由,禁止大规模个人及政府相关数据向中国等国家传输,对微创业务造成影响。
关键观点3: 微软在中国业务收缩的连锁反应。
微软近年频繁释放收缩信号,包括关闭中国大陆所有线下门店、AI研发团队迁移、上海物联网实验室关闭等。被裁员工面临就业挑战,同时微软客服体系的“瘫痪”也暴露了后续服务隐患。
关键观点4: 个体与时代的转折。
被裁员工面临转型挑战,需要在合规与效率间寻找平衡。全球产业链在博弈中重构,个体的命运受到影响。
文章预览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 4月7日上午,一张疑似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软件”)的内部邮件截图在网上广泛流传。邮件中提及,“微软将调整其全球战略布局,并将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国区的运营。相关决定意味着我们微软项目团队的相关工作也将同步终止”。 一、突遭裁员:上午接Case,中午被清退 “早上打卡上班,中午系统就登不上去了。”微创软件Azure项目组员工赵湖(化名)描述当天的场景时仍难掩震惊。4月7日, 一封内部邮件在微创员工群中流传,称微软因“全球战略调整”将于次日停止中国区运营,相关项目组同步解散。尽管微软随后辟谣“停止中国运营不实 ”,但裁员已成定局。 上海和无锡成为重灾区。上海微软科技园区对面,微创总部大楼内 员工抱着纸箱匆匆离开,外籍员工排队归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