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心理测试的发展过程、专业心理量表的开发流程、心理测量的方法和应用,以及心理测量学家的工作和心理测量的进步对人类的贡献。文章还提到了心理测量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如辅助临床心理问题的筛查、企业测评员工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心理测试的种类和局限性
心理测试可以分为心理量表和性格测试等类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自身性格和特质,但是由于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不能完全依赖网络上的心理测试来了解自己的性格。
关键观点2: 专业心理量表开发的过程和挑战
开发专业心理量表需要先确定构念,编制条目,通过借鉴已有量表或自编条目等方式进行编制。为了解决初版题本可能不科学的问题,需要进行大量数据收集和分析,删除质量不好的题目,并确定题目的分数参考。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实验。
关键观点3: 心理测量的方法和应用
心理测量的方法包括自陈量表、心率数据记录、闭路监视器记录等。心理测量不仅服务于心理学其他方向,还在临床心理问题筛查、企业测评员工能力和心理素质、教育机关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观点4: 心理测量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心理测量面临作答者随意填写、掩饰作答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心理测量学家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降低任务难度、添加测谎题、事后分析等。除此之外,心理测量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测量方法,如利用大数据进行心理测量,为心理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文章预览
作者 | Sephirah 各位网上冲浪高手对各式各样的“ 心理测试 ”一定不会陌生,比如用几个非常生活化的问题来测出你最适合 哪个职业 的: (图源网络,侵删) 测一下你的 性格 是什么样的: (图源网络,侵删) 还有你最像哪个 人物 的: (图源网络,侵删) 从30年前朴素的杂志花边测试专栏,到如今精美的 H5 页面乃至交互视频,在 描述你自己 的相关领域,这些测试是真正的 国民级产品 。 虽然,它们 不准 。 当然不准啦……要是只用几道简简单单的题目,甚至只要输入名字/生日就能知道你的性格,那人生未免也太简单了吧?! 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这些题目的 效度 太低,不够有效。 如果你想要知道一个人的体重,却拿一把卷尺量了他的身高,然后告诉自己,这个人的体重就是 1.70 米,这就是一个 低效度的测量 。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性格,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