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实验万事屋
文献总是乏味,科研一向无聊,“实验万事屋”旨在拯救医界同仁于寂寞无聊,每天坚持抖落科研内幕,分享实验心得,搜集科研资讯,激发您的科研兴趣,传授实用的科研方法和思路。做不做科研,从医之路大不同,在这条布满荆棘的科研道路上,我们与您一路同行。
今天看啥  ›  专栏  ›  实验万事屋

吃了这么多预制菜,我只希望有个能预制博士研究生的,只需给我加热5分钟,就让我发文章、毕业那种……

实验万事屋  · 公众号  · 科研  · 2024-12-12 08:2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在科研路上的困扰和挣扎,同时介绍了实验万事屋原创书籍系列,包括实验万事屋的书籍和其他相关科研书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者在科研路上的困扰和挣扎

文章描述了作者读博的艰辛,每天面对实验数据,感受到导师的期望压力,以及自己对科研路上各种问题的纠结和困惑。

关键观点2: 实验万事屋原创书籍介绍

文章提到了实验万事屋的一系列原创书籍,包括科研逻辑系列、信号通路系列、读文献系列和实验室入门系列等,这些书籍分别针对不同的科研问题和实验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有助于科研新手解决科研路上的困扰和难题。

关键观点3: 书籍的章节和内容概述

文章简要概述了实验万事屋各个系列书籍的章节和内容,包括科研逻辑、信号通路、读文献等系列的书籍,以及每本书的特色和重点。


文章预览

我这读博的日子,简直就是在苦海里扑腾。每天对着实验数据愁眉苦脸,就像和一堆乱码较劲儿。导师的期望像大山,压得人都喘不过气。 看着那些预制菜,心想这多省心,下锅就好。要是博士研究生能预制,那可太棒了。早上把“预制博士研究生”往实验室一放,他自己就能在知识的“炉灶”里“加热升华”。导师来巡查,他立马吐出精妙见解,还能迅速把实验成果整理成文章,一键投稿,稳稳接收。 而我呢,就躺旁边吃着零食刷手机,等 5 分钟一到,学位证到手,论文发表,直接开启人生巅峰模式,从此告别这让人头秃的科研“战场”,再也不用纠结实验失败还是理论不通,多美的梦啊,可惜只能在这吐槽里过过瘾...... 科研路上,导师没空带你吗?看文献效率低吗?看不懂复杂的信号通路吗?不知道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逻辑推理问题?那就来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