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不跪的世界

从另个角度看宏观为什么要托底A股?

不跪的世界  · 公众号  · 股市 金融  · 2024-10-17 06:37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居民存款总额与外汇储备的比值缩小,引发了宏观的'系统性风险',即如果人民币资产收益率持续弱化,与境外资产尤其是美元资产的收益差持续扩大,会导致越来越多的资金选择离境投资。文章还提到了宏观开始托底资产价格,包括房地产和股市。文章最后提到政策套利并非解决之道,未来需要有更多赚钱的公司出现来解决宏观风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居民存款总额与外汇储备比值缩小

文章指出央行统计的居民存款总额超过149万亿,如果用理论值换算成美元则高达21万亿美元。这个数值与外储的比值不断缩小,从2011年的57%缩小至今年的16%,给宏观带来“系统性风险”。

关键观点2: 中美利差反转与人民币资产收益率弱化

过去3年中美利差反转并扩大,持有本币资产的投资者经历了房、股、汇的三杀,损失惨重,财富效应褪去后打击了消费者信心。

关键观点3: 宏观托底资产价格

为了应对上述风险,宏观选择托底资产价格,包括房地产和股市。地方国资可以入市对房地产收储,央行也创新股市互换新增流动性机制。

关键观点4: 政策套利并非解决之道

文章指出托底政策会产生政策套利,并非解决宏观风险的良药。未来需要更多赚钱的公司出现来切实解决宏观担忧的风险。


文章预览

首先,我们先看这张表 —— 截至今年 9 月底,央行统计的居民存款总额已经超过 149 万亿。 如果我们把它替换成美元是多少呢 —— 高达 21 万亿美元(理论值)。 如果我们用这个数字和外储来对比呢 —— 会发现这个比值不断在缩小,从 2011 年的 57% 缩小至今年 9 月的 16% 。 这就给宏观一个 “系统性风险”的场景——即如果人民币资产的收益率持续弱化(包括房价、股价、存款 & 理财利率),并且与境外资产(尤其是美元资产)的收益差持续扩大,那么难免会有越来越多的本币资金会选择“离境投资”。 且因为比值只有 16% ,意味着 .... 的风险是巨大的。(所以不可能放开资本管制) 而过去 3 年,恰恰是中美利差反转并扩大的三年—— 持有本币资产的投资者,很多都经历了房、股、汇的三杀,损失惨重。 财富效应褪去后自然严重打击消费者信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