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期有关银行投资公募和免税制度的传闻,银行现有免税福利可能会调整。文章讨论了这种变化的背景和可能的影响。文章指出,银行通过公募购买债券避税的情况普遍,但现在政策开始倾向于打击债市热情,旨在避免债基过热影响股市。对银行自身而言,虽然免税福利被砍会影响部分业务,但总体影响不大。对于定制避税债基的相关行业会有较大影响,部分公募面向银行客户的债基会大幅度萎缩。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应理解政策背后的市场经济规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传闻监管准备取消利率债基、信用债基的免税制度。
传闻的背景是银行通过公募购买债券避税的情况普遍,但现有政策旨在避免债基过热影响股市。
关键观点2: 银行大量通过公募购买债券获得稳定且免税的收入。
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鼓励资产配置基金产品,但当前制度已被部分银行用于避税。
关键观点3: 取消免税制度对银行、定制避税债基相关行业的影响。
银行需要调整部分业务,但总体影响不大;部分面向银行客户的债基会大幅度萎缩,需要开发新客户。
关键观点4: 政策背后的目的和影响。
政策旨在逐步打击债市热情,避免过度拥挤。同时,国家能创造更多税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应理解政策背后的市场经济规律。
文章预览
近期有两个传闻。 一是某行得到总局的窗口指导,行内SPV+公募投资规模不能超总资产规模的2.5%,股份制大行是5%。 二是监管准备下发文件取消利率债基、信用债基免税制度。 到晚上,根据大行的现有消息渠道,是都澄清了。 但我认为,这两条,大概率都会成真,而第二条几乎必定成真。 简单聊聊这两个传闻,以及背后的目的。 为何要限制银行投资公募? 核心两个字,免税。 根据现有法规。 自2004年1月1日起,对证券投资基金(包括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对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2016年财税〔2016〕36号文规定,证券投资基金(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债券暂免征收增值税。 简单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