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插桩计时对WebAssembly(WASM)进行性能分析的方法和实现。首先介绍了WebAssembly和WAVM的相关知识,然后详细描述了性能分析的方法,包括插桩函数设计、优化方案、插桩WASM的具体步骤和输出火焰图的过程。最后总结了性能分析的不足和参考链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介绍WebAssembly(WASM)和WAVM
WASM是一种低级别的字节码格式的汇编语言,可以从C/C++、Rust等高级语言编译而来,最初设计是在Web端实现接近原生的执行效率。WAVM是WASM的一个执行环境,采用JIT模式执行WASM。
关键观点2: 性能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WASM进行插桩计时来进行分析,包括插入perf_start和perf_end函数,记录函数执行时间和调用栈结构。使用哈希表记录数据,优化开销,最终生成火焰图。
关键观点3: 插桩WASM的具体步骤
包括将perf_start和perf_end函数添加到WASM的Import Section,修改WASM的其它Section,如Type Section、Function Section等。插桩完成后生成新的WASM文件。
关键观点4: 输出火焰图
将插桩后的WASM文件运行,生成perf.folded文件,然后使用flamegraph.pl脚本将perf.folded文件转换为火焰图,直观展示调用流程和开销占比。
关键观点5: 性能分析的不足
插桩后WASM执行效率下降,观察者效应导致准确率下降;性能分析流程复杂,增加了一个插桩的过程,对WASM文件需要重新构建,加大了实际分析的复杂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