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今天看啥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道教“封神榜”:大足石刻里这些神仙都是谁?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08-29 13:4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大足石刻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在抗战时期,学者们对重庆大足石刻进行考察,发现了其价值。文章重点介绍了大足石刻中的道教造像群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包括道教的神仙体系和大足境内石篆山上的老君龛的历史背景。同时提到了宋代封禅事件对道教神仙体系的影响以及玉皇大帝地位的提升。最后强调了推荐阅读的理由。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足石刻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

抗战时期学者们发现大足石刻的价值,早期造像中佛教占据主导,而道教造像相对较少。

关键观点2: 大足石刻中的道教造像群特点

大足石刻中的道教造像风格独特,尤其是南宋时期的大型石雕中大量出现了道教的元素。

关键观点3: 道教神仙体系的问题

道教神仙体系混乱,人物来源多样,甚至有不同道经对同一人物的不同描述。

关键观点4: 宋代封禅事件对玉皇大帝地位的影响

宋代真宗通过封禅活动对道教进行神道设教,从而提升了玉皇大帝的地位。

关键观点5: 推荐理由

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晚期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人类石窟艺术史上的丰碑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文章预览

本 文 约 4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分 钟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当时的中国学典馆馆长杨家骆整理县志, 发现大足县境内赫然有两处不为人知的石刻造像,于是力邀顾颉刚等学者前往 大足 进行考察,在北山与宝顶山上终于掀开大足造像的神秘面纱 ,学者们盛赞 大足石刻 “考论其价值,以为可继云冈、龙门鼎足而三”,“实与发现敦煌相伯仲”。 不过学者们此时还没有意识到他们错过什么 :由于时间有限,他们只在北山与宝顶山进行简单的编号测量工作,未能遍历大足。而就在大足县城东南约5里处,一座南山拔地而起,与北山相对而望,山上环翠如屏,林木掩映中也坐落着石窟处处,数量虽然不及北山与宝顶山,但却是 国内极为罕见的道教造像群 ! 只是为什 么道教造像 如此罕见呢? 大道无形?老君有像! 说来有趣 ,早期石窟中道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