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不同退役军人在退役后一年内在工资薪酬方面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和性质,以及身份转变带来的心理、经济方面的变化。从军人到回归社会,他们的工资经历了从高额到逐渐降低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多种形式的工资发放和不同的保障标准。作者建议正确对待这种落差,理解这是身份转变的必然结果,同时鼓励退役军人积极适应新环境和新职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退役军人经历多种工资阶段和性质的变化
文章描述了从军人到回归社会,退役军人的工资经历了从离队前的正常工资到缩减版工资,再到地方发放的工资的过程,这些变化与他们的身份转变密切相关。
关键观点2: 军地工资差异的原因
作者解释了造成军地工资差异的原因,包括军地工资设置标准不同、地方工资薪酬的多样性以及新身份的工资数额与服役时期相比自然会有所降低等。
关键观点3: 正确对待工资落差
作者强调要正确对待退役后工资的落差,理解这是身份转变的必然结果,每个职业有自己的薪酬标准,需要时间和努力去提高在新单位的工资报酬。
关键观点4: 退役军人的心态转变
除了工资待遇的变化,退役军人还面临着身份、心态、环境等方面的转变。虽然工资少了,但其他方面如家庭陪伴、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他们选择退役的重要因素。
文章预览
17年转业,从4月份离队开始,到年底正式报到上班,这一年多算下来我发了三种“工资”。 从四月份到八月份,发的是正常的工资,也就是离队前的军人工资。那个时候大概好像是9000多。那几个月,其实过得还是比较开心的,近万元的工资让退役待安置的我,日子过得也比较轻松满足。 从8月份开始到11月份,发的是缩减版的军人工资。因为此时退役命令已经下达了,已经由一名待安置的现役军人,变成了一名待安置的退役军人。虽然此时供给关系还没有转到地方,但是很多和现职有关的津、补贴从8月份开始就停发了,比如工作性津贴,两地分居费等等。具体数额,已经记不得了,好像只剩下五六千左右了。 一下子减了一半,虽然笔者已经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这个打折工资带给自己的也有很多的失落感,也第一次感到似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