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探讨世界各地机构对科研人员晋升的不同评价标准。研究分析了近250所大学和政府机构的学者晋升标准,发现各地区晋升标准存在很大差异。亚洲机构看重科研产出和影响力,而拉丁美洲机构的要求相对较低。文章还提到了国际行动对科研评价标准的看法,以及量化指标在高收入国家的普及程度和变化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球各地科研人员晋升标准差异大
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在评价科研人员晋升时采用不同的标准。例如,成为教授需要满足社会贡献、发表大量论文以及拥有公众可见度等不同的要求。
关键观点2: 科研产出是晋升的重要指标之一
约有97%的机构将科研产出列为晋升的一个指标,包括发表论文数量、专利、引用量和期刊影响因子等。此外,一些机构还会考虑研究人员在论文作者中的排位。
关键观点3: 不同大洲的机构有不同的晋升要求
亚洲机构最看重科研产出和影响力,而拉丁美洲机构的要求相对较低。大洋洲则更看重成果和影响力。此外,国际行动呼吁停止使用某些科研标准来评价研究人员,并建议更注重论文的研究质量和内容。
关键观点4: 量化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
除了量化指标(如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约77%的机构还在晋升标准中纳入了定性指标,如社会影响、发表著作或期刊质量等。
关键观点5: 国际行动对科研评价标准提出关切
一些国际行动对使用科研标准来评价研究人员提出关切,特别是对透明度和相关性的顾虑。同时,高收入国家越来越看重对科研人员品质的细节化评估。
文章预览
原文作者:Smriti Mallapaty 一项大规模分析揭示了世界各地机构对科研人员晋升的不同评价标准。 在该研究分析的几乎所有机构中,科研产出都是职称评定的一个指标。来源:Attila Csaszar/Getty 想要成为教授——在洪都拉斯,你需要对社会有贡献。在爱尔兰,你要发表论文,也要有公众可见度。而在美国,你的发表记录是晋升的首要指标,但影响力和研究质量也越来越重要。 在全球各地,科研人员评选正教授的标准,以及对此的激励措施差别很大,在上述三个国家都生活过的Yensi Flores Bueso表示。作为来自洪都拉斯的一名分子生物学家,她先移居到了爱尔兰,去年则居住在华盛顿的西雅图。 爱尔兰科克大学的Bueso与人合著的这篇论文,是目前整理和分析高校机构提拔科研人才方式的最大、最完整的研究之一 [1] 。 这篇发表于《自然》的研究分析了全球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