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摘 要 晚清外交官陈季同与其前法国教师蒙弟翁曾对《中国人自画像》与《中国人的戏剧》二书的著作权发生过争议。学界目前给出的结论是“合作”,以陈季同为主撰,蒙弟翁从旁协助。关于蒙弟翁其人,有甚多谜团待解。但他不是陈季同的私人秘书,也非驻德使馆随员,而是一个职业间谍。蒙弟翁是二书的真正作者,这从它们的表达风格、对汉学家的大量抄袭、书写策略与蒙弟翁自述的吻合,皆可得证。陈季同与蒙弟翁“合作”的模式,为前者从媒体获得“订单”,后者为之捉刀,复制欧洲传统的“中国书简”的成功模式,蒙蔽读者,从中博取名利。学界对陈、蒙二人著作权争议的误判,源于缺乏对当时文献的广泛研读,忽略文本细读比对,以及对历史人物的预设过于理想化。 作 者 | 尹德翔,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中国古典学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