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内疚情绪,一种道德情绪,通常在我们认为自己伤害了他人或违反了个人道德标准时产生。文章指出了几种可能表明一个人陷入过度内疚的情况,并详细阐述了过度内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文章也提供了如何走出过度内疚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内疚是一种道德情绪,源于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但过度内疚可能导致焦虑、无助和自我怀疑。
文章阐述了内疚的定义和过度内疚的负面影响。
关键观点2: 多种情境可能引发过度内疚,如他人情绪波动、拒绝他人请求、他人的困境、无法满足他人需求、为曾经的错误反复道歉和补偿,以及享受个人时间时的内疚感。
文章指出了多种可能导致过度内疚的情况。
关键观点3: 走出过度内疚的关键在于调整和重塑期望,包括用“能够”替代“应该”,为期望设定明确的范围,以及避免无休止的自责和内疚。
文章给出了如何走出过度内疚的建议。
文章预览
长按关注“金融第一教室” 聚焦金融干货, 传播人生智慧 作者:苏静 来源: 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听过或说过一些这样的话: “你如果真的爱我/关心我,就应该……” “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却……” “你要是早点……就不会这样了。” “你看看你,让我多失望/伤心/难过……” “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懂呢?” “你怎么就不能理解我的付出?难道我做得还不够吗?” “如果不是你这样对我,我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还有一些人事后会这样折腾或埋怨自己: “如果我当时多关心 TA 一点,TA 就不会这么生气了,都是我不好。” “如果我当时没有说那句话,我们就不会吵架了,都是我害的。” “我当时应该站出来说句话的,可是我却保持了沉默,我真是个胆小鬼。” “我当时应该更努力一些,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