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对7月份的社会融资规模(社融)、货币供应量(M1、M2)以及信贷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7月,新增社融数据略低于彭博一致预期,主要是由于政府债与企业债净发行、以及票据融资的支撑,而私有部门的融资需求相对偏弱。同时,M1和M2增速变化显示金融“挤水分”的影响依然存在。另外,货币信贷的利率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私有部门融资量缩价跌,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稳增长政策来提振通胀指标和总需求回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7月新增社融数据点评
7月新增社融为7,708亿元,政府债与企业债净发行、票据融资是主要支撑点。彭博一致预期为1万亿元,但同比有所增长。数据显示实体经济,尤其是私有部门的主动融资需求偏弱。
关键观点2: M1和M2增速变化分析
M1和M2增速变化显示金融“挤水分”的影响犹存。尽管受到一定影响,但M2同比增速有所回升,部分受财政存款同比少增的提振。
关键观点3: 货币信贷利率分析
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居民住房贷款利率均处于历史低位,显示货币信贷的利率环境较为宽松。
关键观点4: 私有部门融资需求分析
私有部门融资需求偏弱,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扶持来提振通胀指标和总需求回升。
关键观点5: 风险提示
文章最后提到了风险提示,包括“挤水分”的影响超预期和政策发力不及预期等。
文章预览
点击小程序查看研报原文 核心观点 7月社融数据点评 数据快评:7月新增社融为7,708亿元,彭博一致预期1万亿元,但低基数下社融同比多增,主要是由于政府债与企业债净发行、以及票据融资同比多增,显示实体经济、尤其是私有部门主动融资需求偏弱。同时,M1和M2增速变化显示金融“挤水分”的影响犹存。 简单测算显示,7月M1、M2、社融余额分别偏离趋势8.2%、2.9%、1.3%,较6月的3.8%、1.5%、0.7%均有所扩大,可能仍受金融“挤水分”、以及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的双重影响。7月M1同比降幅从6月的5%走阔至6.6%(彭博一致预期-5.3%),而7月M2同比增速从6月的6.2%边际回升至6.3%(彭博一致预期6%),部分受财政存款同比少增的提振。 社 融方面,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亿元,彭博一致预期4,300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新增社融为7,708亿元,彭博一致预期1万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