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是山东济宁曲阜举办的文化盛典,以节为媒、以节会友,旨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该节日始于1984年,至今已举办40届。本次节日的主题是“对话孔子 互鉴文明”,聚焦于传承与创新的展现方式。此次孔子文化节也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延续和补充,是文化“两创”的重要载体。孔子文化节通过一系列活动,包括公祭孔子大典、文化展览展示等,向世界展示孔子的文化精髓,强调泱泱大国对自身文化价值的信心,以及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的决心和成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孔子文化节概述及重要性
孔子文化节作为一场享誉全球的文化盛典和文明交流的国际舞台,已举办四十届。该节日不仅是祭祀纪念和文化旅游的平台,更是文明互鉴、学术交流和儒学品牌活动的载体。
关键观点2: 孔子文化节的创新与发展
近年来,孔子文化节不断迭代创新,培育了公祭孔子大典、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一批文化品牌。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儒学文化内涵,也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观点3: 孔子文化节的特色活动
孔子文化节包括公祭孔子大典、全球云祭孔、世界儒学大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展现了新时代祭孔模式的标杆和文化典范,同时也通过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活动,促进中外青少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鉴。
关键观点4: 山东省在孔子文化节中的作用与贡献
山东省作为孔子文化节的主办方之一,高度重视文化“两创”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文化“两创”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山东省通过建设重大文化项目、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努力让文化传起来、亮起来、用起来。
关键观点5: 孔子文化节的未来展望
随着新模式新看点的不断涌现,孔子文化节将继续打造成为国际性、专业性、艺术性、群众性的文化盛宴。同时,山东省将努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高地,推动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
文章预览
时光荏苒,岁序迁流。 肇始于1984年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孔子诞辰2575周年之际,迎来了这一盛会的第40次绽放。9月27日至10月7日,在山东济宁曲阜,主题为“对话孔子 互鉴文明”的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盛大举行。 40 年来,孔子文化节以节为媒、以节会友,聚焦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以创新之姿守护文化根脉,让孔子这张中国名片愈加闪亮,赢得了各国礼遇、全球圈粉。 何以“孔子”? 1 文明互鉴共享未来的自信表达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深刻理解气韵独特的文化传承,才能读懂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出生在山东的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深远。以孔子为代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