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年底银行加速剥离不良资产,大批低价债权包频频涌现在公开平台。 今年前三季度,银登中心批量对公业务成交量规模同比增长9倍、单户对公业务规模增长2倍;第三季度8成批量业务处置折扣率低于30%、5成单户业务折扣率低于50%。 量大价低的趋势下,有关“对公不良资产是不是蓝海”的争论,在市场间发酵。 公众眼里,对公不良资产处置是一个稍显神秘的细分领域。 产业链上游,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不良贷款以资产包形式折价转让给“一级批发商”AMC,剥离不良资产; 中游,AMC通过收购处置、债务重组、债转股、委托经营进行不良处置,其中就有不少以债权为主的资产包,流入民间“二级批发商”手中。 信风自多名从业者处了解到,2015-2016年的利润高峰阶段,“二级批发商”们仅依靠买进、拆分债权包,就可获得40-50%的稳定利润。 随着后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