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官方手机窗口,即时发布艺术节的“一举一动”!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青回顾 |《雨果与东方精灵的音乐之旅》超时空遐想——东方精灵在海上的呼啸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公众号  · 艺术  · 2024-12-12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作曲家宋杨与德国乐团Hand Werk合作的音乐戏剧《饥饿艺术家》及其与法国斯特拉斯堡打击乐团合作的新作《雨果与东方精灵的音乐之旅》的创作过程和演出情况。文章强调了大海在宋杨创作中的特殊意义,以及打击乐器在作品中的主角地位。文章还提到了作品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元素,带领观众超越时空,感受到人类在自然及超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恐惧与好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宋杨与德国乐团Hand Werk及法国斯特拉斯堡打击乐团合作的音乐戏剧

介绍了宋杨与两大乐团的合作情况,以及作品《雨果与东方精灵的音乐之旅》的创意来源和演出情况。

关键观点2: 大海在宋杨创作中的意义

强调了宋杨对大海的特殊情结,以及大海在创作中的氛围和空间铺垫作用。

关键观点3: 打击乐器在作品中的主角地位

详细描述了作品中打击乐器的使用和配置,以及其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观点4: 作品融合中西文化元素

介绍了作品如何融合东西方文化元素,带领观众超越时空,感受到人类在自然及超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恐惧与好奇。


文章预览

2017年,宋杨与德国乐团Hand Werk合作的音乐戏剧《饥饿艺术家》首演于上戏端钧剧场。7年后,宋杨回到这里,携手法国斯特拉斯堡打击乐团成功演绎新作——音乐表演与多媒体 《雨果与东方精灵的音乐之旅》 。 “我对大海有特殊的情结,我觉得大海特别适合用打击乐的乐器来表现。”读完维克多·雨果写在《东方集》中的诗歌《海上的萨拉辛人(Les Djinns)》后,宋杨起意创作《雨果与东方精灵的音乐之旅》。 雨果文本里的“大海”意象起着氛围与空间铺垫的作用,带着对东方的揣测与无尽遐想,神秘感油然而生,一切对“精灵”的描述与感知,也因此有迹可循。 于是,“大海”成了连结宋杨和雨果的灵感纽带,诗文成了“剧本”,打击乐成为乐器配置的主线 。 在德、法进修后的宋杨认为“作曲不应该只是对乐器的创作”。昏暗的剧场环境中,一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