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随着冬季到来,大批候鸟迁徙至南粤湿地。广东多地出现候鸟奇观,显示湿地生态及整体环境的改善。文章介绍了广东候鸟迁徙的情况,以及近年来广东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努力,包括多项保护政策、生态修复工程、跨区域合作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候鸟迁徙至南粤湿地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候鸟迁徙季,广东省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等迎来了大批候鸟。黑脸琵鹭、白琵鹭、东方白鹳等珍稀濒危鸟种相继到来,迁徙水鸟数量估计达数十万。
关键观点2: 广东成为候鸟重要驿站和观鸟热门地
广东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了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也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
关键观点3: 广东生态建设的努力
近年来,广东在生态建设方面做出多项努力,包括出台保护政策文件、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候鸟和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等。广东还建立了全国首个省级鸟类监测环志总站,促进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
关键观点4: 广东的鸟类种类丰富
广东历史记录分布有野生鸟类584种,其中具有迁徙属性鸟类412种,包括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鸟类。
文章预览
黑脸琵鹭、白琵鹭、东方白鹳、勺嘴鹬……随着冬季到来,北方气温大幅度下降,大批候鸟再次回到南粤湿地,为冬日增添了无限生机。 据了解,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候鸟迁徙季 ,广东省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特别是滨海自然保护地等迎来了大批候鸟落脚“歇息”,其中迁徙水鸟数量估计达数十万。 在深圳,“明星鸟”黑脸琵鹭先于2024年10月底抵达,随后,黑尾塍鹬、红脚鹬、青脚鹬、大滨鹬、鸬鹚和赤颈鸭等上百种候鸟在此停留。 在 汕头韩江口, 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黄胸鹀、黄嘴白鹭、彩鹮、大凤头燕鸥、水雉等珍稀濒危鸟种相继到来。 在湛江吴川, 勺嘴鹬和黑嘴鸥 等鸟类或振翅高飞于蓝天,或低吟浅唱于海滩,“落霞与孤鹜齐飞”跃然纸上。 韶关丹霞山、广州南沙、汕尾海丰、茂名水东湾、惠州大亚湾、阳江阳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