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强调了父母在奖励孩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过去父亲用奖励刺激作者学习,但这种方式并没有让作者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作者现在担心自己的小孩也会有类似经历,并注意到周围许多家长同样存在该问题。作者认为,父母应关注孩子的积极行为并给予肯定性奖励,而非只依赖物质激励。物质激励需慎重使用,更应注重精神富养。不适当的物质激励可能让孩子产生不配得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父母的奖励方式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父母应关注孩子的积极行为,用肯定性奖励来强化其良好行为。
关键观点2: 物质激励与精神富养的区别。
物质激励是短暂的,可能导致欲望上升;精神富养则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力量。
关键观点3: 不适当奖励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如常常无法兑现物质奖励的承诺,会让孩子产生不配得感,影响亲子关系。
关键观点4: 鼓励而非强制是更有效的教育手段。
用积极的鼓励来激发孩子的主动性,比强制手段更能促进孩子的成长。
文章预览
作者丨蛋卷 来源丨养育男孩 ID丨breedboy 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得小学时爸爸希望通过奖励,让我加油学习。 “如果你这次考了100分,我就给你买架电子琴”。 然而我没考到100分,当然也没有得到电子琴。 我依稀记得,那段时间很失落,认为自己考得不好,就不配拥有电子琴。 但往后的日子里,我依旧没有考到过100分。 对,爸爸只想通过奖励的方式刺激我的学习成绩再好一点。 但终究还是没有把我逼成“别人家的孩子”,我还是那个平凡的大多数。 但可怕的是,12年的学习生涯,我潜移默化地形成一个怪样的心态—— 总认为如果考得不好,我连吃鸡腿都觉得罪过,不配拥有更好物质的资格。 这种对失败成绩愧疚的心理,一直牵绊到工作后。 即便是自己工作得到了认可,也会归因是运气好罢了,非常自卑,做什么事情之前都会先否定自己,凡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