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网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学社区,科学网(www.sciencenet.cn)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以网络社区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网络新媒体,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
今天看啥  ›  专栏  ›  科学网

体温能充电!可穿戴设备告别“续航焦虑”

科学网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1-04 20:3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陈志刚团队开发出一种灵活的超薄柔性热电薄膜,可将人体热量转化为电能,为可穿戴设备提供持续电力。该技术解决了智能穿戴设备续航问题,并讨论了其在智能手环等其他智能穿戴设备中的应用前景。文章还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挑战,包括材料研发、工艺设计、成本降低等方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续航问题成为瓶颈,科学家亟需解决。陈志刚团队开发的柔性热电薄膜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观点2: 研究核心

陈志刚团队通过研发新型热电材料、优化工艺、降低成本等策略,成功开发出高柔性和高热电性能的薄膜。该薄膜具有创纪录的高热电性能、卓越灵活性、可扩展性和低成本。

关键观点3: 技术原理

该技术利用人体和环境的温差发电,不再依赖电池或外部充电器。未来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可通过人体热量持续供电,无需频繁充电。

关键观点4: 研究过程与挑战

研究过程中,团队面临材料研发、工艺设计、成本降低等挑战。通过跨学科合作、多轮实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等手段攻克了这些难题。

关键观点5: 未来展望

陈志刚团队表示,接下来将开展深入研究,优化材料的耐久性和在更复杂场景中的应用。同时,考虑将这项技术延伸到其他热电材料体系中,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热管理。


文章预览

文 |  赵宇彤 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耳机、智能戒指……随着智能化脚步的加快,五花八门的智能穿戴设备也“卷”出了新花样,不管“硬件”升级,还是设计“上新”,都面临着共同的痛点:续航。 一没电就“歇菜”,续航问题成了智能穿戴设备绕不开的“魔咒”。怎样能让智能穿戴设备好用又耐用?不少科学家绞尽脑汁。 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陈志刚团队开发出一种灵活的超薄柔性热电薄膜,可以将人体热量转化为电能,甚至有望取代电池,为可穿戴设备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 这项研究也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认可。“这是柔性热电和印刷电子领域的重大进展,我相信这项工作将在科学界和工业界引起巨大轰动。”   1 搭建 “随身发电站” “简单来说,这就像一个随身的小型发电站,利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