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张谦等–Nature: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的岩浆活动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1-15 18:1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通过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对月球背面物质特性、岩浆活动、撞击通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Pb-Pb定年法确定了嫦娥六号采样点的主期玄武岩形成于2.8亿年前,并揭示了月背火山活动的持续时间和月背月幔源区的复杂性。该研究填补了月球地质年代学的空白,为完善当前的陨石坑统计年代学函数提供了关键锚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带回了珍贵样品,为研究月球背面提供了关键研究素材。

嫦娥六号任务带回了1935.3克月球背面样品,这些样品对于研究月球物质特性、岩浆活动、撞击通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2: 通过Pb-Pb定年法确定了嫦娥六号采样点的主期玄武岩年龄为2.8亿年。

研究人员对嫦娥六号带回的玄武岩样品进行了精确的放射性同位素定年,确定了主期玄武岩形成于2.8亿年前,这一发现填补了月球正面玄武岩样品在该时期的记录空白。

关键观点3: 揭示了月球背面火山活动的持续时间和月背月幔源区的复杂性。

研究发现月背的火山活动至少持续了14亿年,并且采样点附近的月幔源区存在较富集KREEP物质的区域,表明月背经历了不同的岩浆活动。

关键观点4: 研究成果对完善当前的陨石坑统计年代学函数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本次获得的嫦娥六号本地玄武岩年龄与之前的撞击坑统计定年法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为月球正面建立的陨石坑统计年代学模型也适用于月球背面。这一发现为完善当前的陨石坑统计年代学函数提供了关键锚点。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