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陈忻儿童心理
发展心理学博士(康涅迪格大学),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任教于私立文理学院(玛丽维尔学院),两个男孩儿的妈妈,著有《养育的选择》。在这里分享心理学的概念、理论、研究以及育儿实践,也分享两个孩子在美国的成长故事。养育路上,和你同行。
今天看啥  ›  专栏  ›  陈忻儿童心理

《看见孩子》读后感以及讨论

陈忻儿童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2-11 09:3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从心理解读孩子》这本书中的触动点,以及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文章强调父母尊重孩子的职责,孩子挣扎是他们履行职责的表现,同时提出孩子对父母的反应做出的解读会影响他们对自身和他人预期的形成。作者还通过实例阐述了如何通过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强调了理解孩子的挣扎是基于事实而不是观点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讨论了《从心理解读孩子》一书中的触动点。

本书中描述了如何通过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情感和需求,以及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解决育儿问题。

关键观点2: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孩子的挣扎是他们履行职责的表现,父母需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职责和感受。

关键观点3: 孩子对父母的反应做出的解读会影响他们对自身和他人预期的形成。

父母需要注意自己的反应,以避免给孩子留下消极的预期。

关键观点4: 通过实例阐述如何理解孩子的挣扎是基于事实而不是观点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悠悠的故事和其他实例,强调了理解孩子的挣扎是基于事实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建立基于尊重和理解而非强迫或指责的亲子关系。


文章预览

《从心理解孩子》25春季班应该是春节过后开始招生。请关注“诚淀”公众号,可以留言咨询客服。 disclaimer: 很多人在写文章的时候,用了“妈妈”,“父母”或者“家长”,会令一些人不快,因为育儿是全家人的事。如果是英语就很容易,caregiver, adult就行。以后请大家自动代替,在文章里,都是 “照料者”或者是这一家的“成人”。 木兮³   《看见孩子》中对我有触动的点(一)         这两天在看《看见孩子》,发现是从心比较好的课后读物,有从心的基础,理解和感受起来也更深切,其中有几个点颇为触动我。      在正式开始写之前,想到一个小故事:      晚上给悠悠讲了克拉森的《我们找到了一顶帽子》,这个故事讲的是两个乌龟是极好的朋友,他们同时发现了一顶帽子,都非常喜欢。于是两个乌龟努力在维系友情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