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日报
中央级党报,经济领域发行量最大、最具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主流媒体。
今天看啥  ›  专栏  ›  经济日报

岁稔年丰丨礼赞新中国

经济日报  · 公众号  · 农业  · 2024-10-04 17:27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概述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举世瞩目的发展。从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等方面展示了农业发展的成果,并提到了不同地区的丰收景象。文章还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展示了农民与游客共庆丰收的喜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从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等方面展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显著成果,实现了从“5亿人吃不饱”到“14亿多人吃得好”的巨变。

关键观点2: 丰收的喜悦中体现了科技与绿色发展的结合

文章中提到丰收的喜悦中融合了泥土与科技,同时也强调了结构调优和动能向绿,表明我国在农业发展中注重科技与绿色的融合。

关键观点3: 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被强调

文章通过“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的表述,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4: 文章展示了丰富的农业丰收景象

文章通过描述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丰收景象,展示了我国农业的丰富多彩和农民的喜悦心情。


文章预览

丰收的田野是最美的画卷。从“5亿人吃不饱”到“14亿多人吃得好”,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呈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264亿斤增加到2023年的13908亿斤,增长5.1倍;2023年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不仅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丰收的喜悦里,有泥土味儿,也有科技范儿;有供给充足,也有质优价稳;有结构调优,也有动能向绿。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新征程上,我们正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三农”新篇章。 8月14日,“川东粮仓”四川省达州市东部经开区麻柳镇圣龙庙村,村民喜迎水稻丰收。邓良奎摄(中经视觉) 9月22日,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