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与民法典同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主办,跟踪中国民法典立法进程,关注民法学界最新动态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与民法典同行

冉克平:论《民法典》视野下夫妻之间物权变动的体系构造 | 好文摘编

与民法典同行  · 公众号  · 法律  · 2024-10-30 12: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基于冉克平教授在《论视野下夫妻之间物权变动的体系构造》一文的内容,总结了关于夫妻间物权变动的几个关键点。包括夫妻法定财产制中的物权变动,包括物权模式和债权模式;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约定中的物权变动,包括夫妻财产制约定引起的物权变动、夫妻婚内财产给予的性质及其物权变动;夫妻离婚财产分配协议中的物权变动,包括离婚财产分配协议的物权变动争议和夫妻离婚财产分配约定与债权人执行异议的问题。文章还讨论了《民法典》的体系效应下,物权变动规则与婚姻保护价值之间的衔接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夫妻法定财产制中的物权变动包括物权模式和债权模式。

冉克平教授指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享有各自创造的财产,这是物权模式。而在离婚时,创造并剩余财产更多的一方将财产转让给另一方,这是债权模式。

关键观点2: 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物权变动的体系化阐释存在争议。

将夫妻共同所有解释为夫妻共同共有并通过善意取得保护交易安全是当前常见的解释框架,但这会导致家庭法与财产法之间的法律冲突。

关键观点3: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约定中的物权变动受到关注。

冉克平教授讨论了夫妻财产制约定引起的物权变动、夫妻婚内财产给予的性质及其物权变动等问题,指出这些变动不仅关系到夫妻之间的利益关系,还与第三方合法权益紧密相关。

关键观点4: 离婚财产分配协议中的物权变动遵循《民法典》物权编的规定。

离婚财产分配协议应遵循《民法典》物权编规定的物权变动规则,特别是在婚姻关系解除时,离婚财产分配协议中的物权变动应符合登记或交付的公示要件。

关键观点5: 构建夫妻之间的物权变动体系需要在兼容婚姻保护与交易安全两个价值的前提下完成逻辑衔接。

冉克平教授强调,在构建夫妻间的物权变动体系时,应充分体现民法典逻辑与价值的双重体系协调,兼容婚姻保护与交易安全两个价值。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