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探讨毕业生面临的选择:考研还是找工作。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88万。很多毕业生意识到考研性价比之争,愿意做出更多元化的选择。他们理性评估自身条件,考虑就业市场和企业需求,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一些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积累经验和技能。专家建议大学生要务实,做好职业规划,拓宽就业渠道,探索新兴行业和灵活就业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毕业生面临考研与就业的性价比之争。
很多毕业生开始理性评估自身条件,考虑就业市场和企业需求,做出更多元化的选择。
关键观点2: 企业选拔毕业生时评价维度日趋多元。
实习经历和社会实践成为首要考量因素,专业和岗位的直接相关性也很重要。学历不再是唯一标准。
关键观点3: 经济压力成为考生考量的重要因素。
专硕学费普遍较高,研究生学制延长增加了经济成本。毕业生需要权衡利弊。
关键观点4: 大学生需调整观念,拓宽就业渠道。
专家建议大学生要务实,做好职业规划,正视就业环境,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探索新兴行业和灵活就业方式。
文章预览
刘兵/工人日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考研还是找工作,成了一场性价比之争,很多毕业生愿意做出更多元化的选择。 近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已落幕,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今年报名人数为388万。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考研还是找工作,成了一场性价比之争,很多毕业生愿意做出更多元化的选择。 理性评估性价比 今年即将毕业的西安文理学院会计专业学生吴熙(化名)没有报考研究生,而是在准备公务员考试以及投递简历找工作。 “我的学习能力一般,特别是外语成绩不好。其实我很犹豫,在内耗中挣扎了好久,最后才决定放弃考研。”吴熙告诉记者,她此前准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对笔试比较有信心,现在一边在投简历找工作,一边准备国考的面试。 吴熙这种放弃考研在他们学校并非个例。据她介绍,他们班备考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