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财经
36氪旗下官方账号。洞见市场,比99%的投资者更聪明。
今天看啥  ›  专栏  ›  36氪财经

1360亿灰飞烟灭!沃森生物,业绩暴跌

36氪财经  · 公众号  ·  · 2025-01-22 16: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分析了疫苗行业的现状,尤其是国内疫苗巨头面临的寒冬。文章指出,疫苗企业想要破局,只有出海和提高研发水平两种办法。文章以沃森生物为例,详细阐述了其业绩下滑、股价暴跌、管理层减持等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文章认为,沃森生物的表现与管理层的作为有很大关系,面对下跌的股价和下滑的业绩,管理层必须负责。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疫苗行业面临内卷困境,企业只有出海和提高研发水平两种破局方式。

国内疫苗企业与国际头部企业的代差较大,难以直接竞争。行业内卷导致毛利高但利润稀薄,头部企业开始注重前沿疫苗的研发,但周期长且短期内难以改善利润。

关键观点2: 沃森生物是疫苗行业的典型代表,业绩持续恶化。

沃森生物在财报上显示出糟糕的业绩,其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大幅下降,营收也呈现出下滑趋势。此外,沃森生物股价表现不佳,市值蒸发严重。

关键观点3: 沃森生物的问题不仅在于业绩下滑,还在于管理层的减持行为。

沃森生物的创始人和高管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减持行为,引发了市场对管理层的质疑。管理层薪资的上涨与公司业绩的下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键观点4: 疫苗行业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

疫苗行业面临人口出生率下降、消费疲软、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挑战。价格战愈演愈烈,不仅存在于二价HPV疫苗领域,还蔓延至其他疫苗领域。


文章预览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文章来源  |  侃见财经(ID:kanjiancj) 疫苗行业的寒冬,还未结束。 同质化带来的内卷,正在袭扰着每一家疫苗企业,尤其是国内疫苗巨头。 在这种背景下,疫苗企业想要破局,只有两种办法: 第一,出海。 第二,提高研发水平,在空白领域突围。 众所周知,国内疫苗企业和国际头部疫苗企业普遍存在着10至15年左右的代差。因此,目前国内疫苗企业主线大多是国产替代,这也注定了当下的疫苗行业还无法与国际头部疫苗企业直接竞争。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前几年,疫情的催化让疫苗行业的整体进程开始加快,行业提前进入到了内卷时代。在这种背景下,超高的毛利吸引了一大批玩家进入疫苗赛道,大单品的同质化让疫苗这个赛道越来越拥挤,也让头部企业的利润越来越稀薄。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一些头部企业也加大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