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与秩序
寂静的学术世界
今天看啥  ›  专栏  ›  历史与秩序

北大医学部教授:如何活得长、病得晚、老得慢、死得快?

历史与秩序  · 公众号  ·  · 2024-11-07 08:0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堂关于死亡哲学的课程,由北大医学部的王一方教授讲授。课程涵盖了衰老、疾病和死亡等人们无法避免的话题,从现实问题出发,拓展到哲学和文学的精神层面。课程帮助人们理解生命的本质,坦然面对老弱病死,并寻求积极的意义。课程包括医学与哲学的结合,启发人们思考生命在何种刻度上,并探讨如何活得长、病得晚、老得慢、死得快等问题。此外,课程还包括对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影响的探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课程背景及目的

课程旨在帮助人们面对衰老、疾病和死亡等生命问题,是一个每个人都无法绕过的生命课。

关键观点2: 课程内容和特点

课程包括医学与哲学的结合,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隐喻和意识,讲解生命与死亡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生命转折点上做出决策。课程还包括前沿学科信息,如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关键观点3: 课程主讲人

课程由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国内知名医学人文学者王一方主讲,他具有临床和医学哲学教授的双重经验,对生死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人文关怀。

关键观点4: 课程收益

听众将收获450+分钟充满智慧启迪的跨学科讲座,获得看待衰老、疾病与死亡的全新视角,以及解决人生重大问题的可行方法论。


文章预览

“快死、慢死和猝死,你希望用哪种方式迎接死亡?” “猝死,理论上痛苦最小。” 很难想象,这个对很多人来说讳莫如深、甚至会觉得冒犯的对话竟然出现在了北大的课堂上。 这是一堂正在进行的死亡哲学课。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 北大医学部的教授王一方 。当看到超过一半的学生都选择了猝死后,他反问道, “如果是这样,我们跟屠宰场的牲畜又有什么分别呢?”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剧照 王一方认为, “对死亡的坦然是社会化的最高阶段” ,但多年来的教育经历却让他看到,许多现代人对待“老弱病死”的态度是十分消极的,他总结人们面对这些问题时的表现主要有三种: 一是鸵鸟状态,不愿意去面对,能逃避就逃避; 二是菜鸟状态,问题降临时不知道怎么办; 三是惊弓之鸟,即害怕和恐慌。 这对每个人来说其实是一个大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