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实验3的目标是检查在模拟高速公路驾驶条件下,操作员如何识别和应对危险,以及不同的视觉分配策略如何影响这一过程。实验检查了操作员对不同警告和驾驶场景的反应,包括从自动驾驶中接管控制或交还控制权。研究包括三种警报类型:分阶段的、即将发生的外部威胁和即将发生的无外部威胁。每个参与者经历了所有三种警报类型,并在三个连续的驾驶会话中体验了它们。研究设计包括两个独立变量:控制警报类型和会话。九个依赖变量包括驾驶者行为、眼动行为和参与者主观评估。设施位于弗吉尼亚智能路的测试轨道上,并使用2012款雷克萨斯RX450h作为实验车辆。参与者被分为四组,以确保不同年龄组都有代表。实验后,参与者被要求完成体验后的信任量表,并参与开放式访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实验目的
研究在模拟高速公路驾驶条件下,操作员如何识别和应对危险,以及不同的视觉分配策略如何影响这一过程。
关键观点2: 实验方法
进行了一次单次暴露实验,参与者接受了车辆及其操作的全面熟悉,并进行了三次30分钟的实验性会话。每次会话中,参与者自由进行非驾驶相关任务,并在出现警告时接管车辆。
关键观点3: 实验设计
研究采用的是被试内设计,每位参与者完成了三次连续的驾驶会话,每次会话使用一种警告类型;所有参与者恰好接收所有警告类型一次。
关键观点4: 独立变量
研究设计包括两个独立变量:控制警报类型和会话。警报类型有三个层级,分别代表不同紧迫性的警告;会话是三个层级的组内变量,每个参与者的体验发生在三个连续的会话中。
关键观点5: 依赖变量
研究设计包括九个依赖变量,包括驾驶者行为、眼动行为和参与者主观评估。这些变量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参与者如何响应警报和驾驶场景。
关键观点6: 设施与参与者
实验在弗吉尼亚智能路的测试轨道上进行,使用2012款雷克萨斯RX450h作为实验车辆。参与者年龄分布在四个组,以确保所有年龄组都有代表。
关键观点7: 实验后评估
实验后,参与者被要求完成体验后的信任量表,并参与开放式访谈,以了解他们对自动驾驶系统的感受和建议。
文章预览
目的 实验3的目标是检查在混合交通环境中(涉及周围的传统车辆,即0级车辆)模拟高速公路驾驶条件下,操作员如何识别和应对危险,以及不同的视觉分配策略如何影响这一过程。为此,分析了停用提示(即接管警告)对操作员随时间整体行为的影响。如第一章所述,最终目标是确定操作员如何与自动驾驶车辆互动,并确定自动驾驶技术如何最好地支持安全驾驶。对于本研究,NHTSA(2013年)对L3级操作定义的两个方面至关重要,并为实验设计和感兴趣的情景设定了基调: • “驾驶员应随时准备接管控制,但有足够舒适的过渡时间。” • “车辆设计使得驾驶员在自动驾驶系统工作时不需要持续监视道路。” 基于这些操作定义,实验3旨在研究操作员如何响应不同的警告和驾驶场景,无论是从自动驾驶中接管控制还是将控制权交还给自动驾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