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商业银行代销管理办法》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对市场、公募、私募等的影响。其中,总结了四点关键内容:银行可以继续代销私募产品,但须采用TOF或私募管理人担任投顾的模式;银行代销风险事件频发,未来银行对代销产品的准入、退出等生命周期管理将更加谨慎;私募管理人的准入门槛提高;非标、私募产品需多部门联合审批,且需行长室审批,以加强责任追究。此外,文章还涉及A股市场的热点分析,包括红利板块与成长风格TMT的对比,以及市场风险偏好变化的影响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商业银行代销管理办法》的出台背景及核心内容
该办法针对银行代销产品存在的问题,对银行代销产品的风险管理、准入门槛、联合审批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关键观点2: 市场影响
该办法的实施将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银行代销将缩圈,小公司进准入的难度增加。
关键观点3: 公募和私募的影响
银行代销门槛提高,对公募和私募都会有影响,尤其是规模较小、历史业绩较短的公司进准入的难度更大。
关键观点4: A股市场的热点分析
包括红利板块与成长风格TMT的对比,市场风险偏好变化的影响,以及A股和港股的差异化表现等。
文章预览
先聊个和今天市场没啥关系的事儿哈,上周五,总局印发了《商业银行代销管理办法》,为什么要聊这个呢,我一说可能大家就记起来了。 去年6月初的时候,市场一则关于 银行不得再继续代销私募基金 的传言发酵,对市场的冲击非常大,当天小盘股大跌2%以上,我当时也聊了,说这个传闻“不可能发生,更不应该发生”,原文我删了,大家也不用回头找了,但草稿箱里还有,开头这么说的,下图。 你可以理解为,当时的这个传闻,就是借着,这回这个办法的征求意见稿的名头,传播的。 很多人问,能不能解读一下这个办法,我觉得简单来说,核心就是4件事。 1、 银行可以继续卖私募 ,方法沿用现在的,通过TOF或者私募管理人担任投顾的模式; 2、银行代销出现的风险事件太多了,爆出来的很多,没爆出来的更多,在这个办法中,相比过往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