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今天的解释是研究事物的道理得到知识学问。“格物”和“致知”,这两个词都是《大学》里很重要的观点。 宋朝的朱熹对《大学》的格物致知做这样的解释: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明白。 在朱熹的心里,知是事物的道理,这算是今天我们说的科学的成份,也就是“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明白”。 庭前格竹 明朝的王阳明刚开始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也是深信不疑的。那就是对世间万事万物,按朱子讲的要去格(研究),就能致知。所以,王阳明就认真地按照朱子格物的说法去格物了。 王阳明说:“大家只知道讲格物要按照朱子的说法去格物,可又有谁去按照他的说的去做过呢?我倒是切实地体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