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唐玄宗在渭川猎场处理姚元之任命问题的故事,展现了张说企图干扰唐玄宗任用姚元之的过程以及唐玄宗的策略和洞察。文章还解析了唐玄宗如何处理权力平衡,观察姚元之反应,以及权力表演的剧场效应等方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张说企图干扰姚元之任命
张说因忌恨姚元之,试图通过御史大夫赵彦昭和殿中监姜皎来弹劾和阻挠姚元之的任命。
关键观点2: 唐玄宗的策略和洞察
唐玄宗面对张说的干扰,采取了未表态的策略性,使局势明朗化并营造心理压力。他坚持任用姚元之,对张说势力进行制约,显示自己的主导地位。
关键观点3: 权力平衡与观察姚元之反应
唐玄宗通过任用姚元之,达到制约张说势力的目的,并观察姚元之的忠诚和能力。这次事件也是对姚元之应对复杂政治局面能力的一次考验。
关键观点4: 权力表演的剧场效应
事件发生在渭川猎场的特殊场景,暗含仪式化权术,如空间权谋、时间操控等,展现皇权运转的效率和幻象。
关键观点5: 推荐一本书《权谋家讲伊索寓言》
这本书从伊索寓言切入,深挖背后的权谋智慧,对职场、人际等方面的智慧有启示作用。价格为300元,可以通过添加助理微信购买。
文章预览
【出处】《资治通鉴》第210卷 唐纪26 713年 【原文】甲辰,猎于渭川。上欲以同州刺史姚元之为相,张说疾之,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之,上不纳。又使殿中监姜皎言于上曰:“陛下常欲择河东总管而难其人,臣今得之矣。”上问为谁,皎曰:“姚元之文武全才,真其人也。”上曰:“此张说之意也,汝何得面欺,罪当死!”皎叩头首服,上即遣中使召元之诣行在。既至,上方猎,引见,即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译文】甲辰,(十四日),唐玄宗在渭川狩猎。唐玄宗想任用同州刺史姚元之为宰相,张说一向忌恨姚元之,便指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劾他,但唐玄宗不理睬。张说又指使殿中监姜皎向唐玄宗进言道:“陛下早就想任命一位河东总管,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臣现在发现了这样一位称职的人。”唐玄宗问他这个人是谁,姜皎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