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泛素-蛋白酶体蛋白降解途径,包括泛素化过程、非典型泛素化的调控机制及生理功能,以及Nrf1的泛素化调控对细胞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文章详细阐述了泛素化的过程,包括E1、E2、E3酶的作用,泛素链的形成以及泛素化对蛋白质降解的影响。同时,也介绍了非典型泛素化的研究,包括Nrf1的活化受非传统泛素化途径的调控,以及SCF FBS2复合物如何通过识别Nrf1上的N-糖基进行泛素化,影响Nrf1的活性等。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泛素-蛋白酶体蛋白降解途径是细胞内重要的蛋白质降解机制。
目标蛋白通过E1、E2、E3酶进行泛素化,随后被26S蛋白酶体降解。泛素化通常涉及泛素分子和靶蛋白赖氨酸(K)侧链的ε-氨基基团之间形成异肽键。除了常规泛素化,泛素链还可以连接在蛋白质中的丝氨酸(S)、苏氨酸(T)和半胱氨酸(C)残基上。
关键观点2: 非典型泛素化的调控机制及生理功能目前仍未完全厘清。
最近的研究表明,Nrf1的活化受一种由糖修饰介导的非传统泛素化途径的调控。这种途径通过识别Nrf1上的N-糖基,形成复杂的泛素链,抑制了Nrf1的激活。
关键观点3: Nrf1的泛素化调控对细胞蛋白质代谢具有重要影响。
Nrf1是新合成的蛋白质降解途径的关键转录因子。在非应激条件下,Nrf1被持续泛素化并逆转移到细胞质中降解。然而,当蛋白酶体活性受损时,Nrf1无法被降解并被转运到细胞核,诱导编码蛋白酶体亚基的基因表达,以恢复蛋白酶体的活性。
文章预览
撰文 | 阿童木 泛素-蛋白酶体蛋白降解途径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降解机制,目标蛋白首先通过E1 (泛素活化酶) 活化泛素,泛素活化后结合到E2 (泛素结合酶) 并被转移到E3 (泛素连接酶) 以识别特定的目标蛋白,随后被26S蛋白酶体降解 【1】 。泛素化通常涉及泛素分子和靶蛋白赖氨酸(K)侧链的ε-氨基基团之间形成异肽键,而除了常规泛素化外,泛素链还可以连接在蛋白质中的丝氨酸(S)、苏氨酸(T)和半胱氨酸(C)残基上 【2】 。此外, 也有报道显示泛素化也会发生在非蛋白质底物上,包括脂多糖、ADP-核糖、糖原和磷脂酰乙醇胺等 【3,4】 。然而,非典型泛素化的调控机制及生理功能目前仍未完全厘清。 在真核生物中,蛋白酶体基因的表达由核因子红细胞2样1蛋白 (NFE2L1,也称为Nrf1) 诱导 【5】 。新合成的Nrf1靶向内质网,并发
………………………………